刊名:分子植物育种
主办: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主管:海南省科学技术会
ISSN:1672-416X
CN:46-1068/S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
影响因子:0.803252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农艺学
期刊热词:
研究报告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作物育种中,环境适应性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光生物学团队与四川大学合作,系统阐述了复杂环境因子对植物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调控的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组学、田间试验以及植物工厂技术的植物代谢调控网络新模型,为作物育种与环境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据介绍,该模型的构建,为研究环境变化与代谢动力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有效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短期极端天气条件和稀有地点(太空农业等)的气候动态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调控的影响、助力作物高效育种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该研究采用多组学技术、田间实验和环境模拟发生器等综合手段,构建了“环境因子-信号途径-代谢物”的全局调控网络模型,模拟并解析环境要素对基因表达、蛋白质水平和代谢物含量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通过田间试验获取作物的综合环境数据和多组学数据,并在植物工厂环境下进行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响应分析,进而剖析环境因素与代谢动力学之间的调控机制,为培育高产高营养作物提供理论参考。
据杨晓博士介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分解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最重要的机制之一,也是植物可食部分色泽、风味和营养的重要体现,可利用环境因子靶向调控代谢流定向提升作物品质。
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外界环境因子(光、温、水、气、肥等)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信号级联反应,激活或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代谢物的改变。但与形态建成相比,环境因子对植物代谢变化的影响及其耦合机制尚不清晰,亟待构建新的代谢调控网络模型与评价方法。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危卓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通讯员 吕剑啸
文章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网址: http://www.fzzwyzzz.cn/zonghexinwen/2022/0822/651.html
分子植物育种投稿 | 分子植物育种编辑部| 分子植物育种版面费 | 分子植物育种论文发表 | 分子植物育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分子植物育种》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