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分子植物育种
主办: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主管:海南省科学技术会
ISSN:1672-416X
CN:46-1068/S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
影响因子:0.803252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农艺学
期刊热词:
研究报告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黄河岸边是家乡丨网络名人走进黄三角农高区,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7 10: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东营报道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河人民,却也在东营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大量重盐碱地。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东营报道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河人民,却也在东营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大量重盐碱地。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中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其中盐碱地270万亩。后备土地资源是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起现代农业?12月2日上午,“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观摩团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这里,一副生态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盐碱地上结出现代农业硕果,黄河口“绿色梦想”正变成现实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5亿亩,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一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百姓的梦想,要想实现它,则需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网络名人们通过观看宣传片,对农高区的建设和发展有了大概了解。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前身为山东省国营广北农场,始建于1950年,是华东地区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黄三角农高区成立,成为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色种业、盐碱地生物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智能农机平台展厅里,旋耕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国内首台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等基于自主研发技术体系的智能设施农业装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网络名人们都争相拍照,惊叹不已。“这台银色的小精灵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拖拉机相貌平平、操作笨重的传统认知。”网络名人@侠客科技说,从人工到机械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从外国引进到自主创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见证了我国农机体系的发展。

如今,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按照“平台、团队、项目、产业”一体化推进的路径,引进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35个科研团队,建设了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益虫资源综合利用、盐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多尺度农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试验场等4个中试研发平台和万亩高标准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承担了科技部专项、中科院STS计划、战略先导专项等8个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投资2.5亿元。

益虫助力绿色农业蓬勃发展

“红光灯下蜂是看不见的,这样蜂就不会往蜂箱外飞逃,所以在红光灯下蜂群更为安静,这样有利于蜂群的发展。”在农业益虫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楼内,记者看到了体格异于常“蜂”的新疆地熊蜂。

“我们一直以来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授粉熊蜂和天敌昆虫这些益虫资源,国内第一只新疆地熊蜂就是我们培育出来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蜜蜂授粉一直被认为是大田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最佳授粉方式。通过熊蜂授粉,番茄亩产比人工授粉增产20%,畸形果率降低40%,维生素C增加26%;草莓亩产较人工授粉增产20%,畸形果率降低81%,维生素C增加12.5%!相比于人工授粉,熊蜂授粉可以降低作物病害、提升果蔬品质、提高单果净重、节约人力成本,进而增加种植户收益。

记者了解到,以1亩樱桃番茄大棚为例,激素授粉产量为2364千克,每千克6元,产值14184元,授粉成本500元,减去授粉成本的效益为13684元;熊蜂授粉产量为2514千克,每千克7元,产值17598元,授粉成本1000元,减去授粉成本的效益为16598元,采用熊蜂授粉方式,每亩樱桃番茄大棚可以为农户增加近3000元收入。

昔日“白花花”,今日“金灿灿”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营拥有盐碱地面积340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高的盐碱地之一。那么,如何能使盐碱地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据工作人员介绍,“改种适地”关键在于育种。跟随基地工作人员的脚步,网络名人们参观了盐碱地资源植物综合利用研发楼。

文章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网址: http://www.fzzwyzzz.cn/zonghexinwen/2021/1207/599.html

上一篇:瞭望 | 种业振兴面临三大“卡脖子”问题,怎么
下一篇:中科院专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